16Mn圓鋼市場下行空間有限,缺乏向上突破的力量
鐵礦石現貨價格的不斷高漲、三大礦商的動作不斷,預示著2010年的鐵礦石談判更加困難。近期三大礦山正通過惜售的方式,讓鐵礦石在談判期間變得奇貨可居。從目前的情況看來,今年鐵礦石長協價的上漲幅度有可能大大超過預期。鐵礦石等原材料成本上漲,鋼鐵企業的盈利空間再受擠壓,只有通過不斷上調出廠價格向下游轉移成本壓力,這使得現貨市場的鋼材價格獲得了支撐,下跌空間有限。但是,行情非跌即漲嗎?
盡管商家拉漲意愿強烈,但隨后16Mn圓鋼市場高位成交乏力,陷入震蕩盤理格局,部分品種價格甚至已經回調。這種震蕩格局一時三刻恐怕還無法打破,16Mn圓鋼市場雖然下行空間有限,但仍然缺乏向上突破的力量。
在這種上下兩難的時刻,恰逢全國兩會召開,市場自然將關注的目光聚焦于兩會的議題和相關政策。產能過剩、兼并重組、結構調整,仍然是鋼鐵行業的老問題。目前,鋼鐵行業重組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,可以預見,中國鋼鐵產業新一輪整合大幕即將拉開。但從以往的經驗來看,提高產業集中度、抑制產能過剩,效果并不盡如人意,并購重組的進程非常緩慢,是一個較長期的過程。更何況,眼前的天量庫存如何消耗還是個難題。
從內需方面來看,2018年,四萬億投資對拉動鋼鐵行業走出低谷起到了重要作用,同時,對汽車、農機、家電等行業的消費刺激,也有效地彌補了外需大幅萎縮留下的需求缺口。今年,立足擴大內需、鞏固重點產業企穩回升仍是主要的政策的方向,此外,“建材下鄉”也將成為今年擴內需、促消費的新亮點,而鋼材是蓋房用的主要產品,在宏觀經濟逐步回暖的大背景下,內需仍然是可以期待的。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后續影響、貿易保護主義抬頭、貿易摩擦加劇、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等復雜而困難的環境,外需方面卻仍然是不樂觀的。
另外,“退出政策”也是兩會期間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。政策退出節奏和力度的不確定性,以及信貸調控下流動性充裕度的降低,對于庫存高企的鋼材市場是巨大的風險。春節前,市場傳言銀行將對鋼鐵業實施停貸以及收回前期超額貸款,致使16Mn圓鋼期貨和遠期電子盤放量暴跌,現貨市場也松動下滑。據市場反饋,目前鋼鐵行業信貸確實已有明顯的收緊。
無論是供需基本面、宏觀面,還是政策面,均缺乏向上突破的力量,近期的反彈不會改變16Mn圓鋼市場震蕩的總體格局。預計震蕩仍是主基調,直到有新的因素出現。
文章來源:http://www.blizzardtracks.com